【點晴模切ERP】新入職財務人員做成本會計,數據出不來壓力好大
當前位置:點晴教程→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
→『 經驗分享&操作答疑 』
昨天有位朋友咨詢我,入職一家企業做成本會計,做了有一個多月,當初是奔著招聘信息上的高工資12K來的(三線小城市),面試的時候,領導也表示想招聘一個有經驗的,工作的重點是梳理ERP流程,要求經驗豐富,還能抗住壓力??紤]了好久,她想著借這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。同時工資待遇也挺滿意。預想會遇到各種問題,但做了多年的成本會計有一定的經驗。應該是可以勝任這個工作。于是,裸辭以后入職到新企業。但是入職以后發現太樂觀了,實際的情況要比預想的更糟糕,企業的銷售體量大概在5億,但系統和管理還停留在小作坊式的階段,ERP系統買來N年壓根沒用,材料出入庫還是靠的手工單據,并且數據的出入還挺大。財務的系統和實際業務是脫節的??戳艘幌乱郧俺杀緯嫷馁~套,發現料、工、費的數據是成本會計根據經驗虛估的,連參考的價值都沒有。可以說,成本體系框架完全是零。她都完全無法想象這家企業怎么做到現在這么大的。但已經離職了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,做了一個多月,工作進展很慢,各部門非常不配合她的工作,壓力非常大,焦慮得整夜睡不著覺,做夢都是工作中的事情。最近,因為工作和別的部門員工正面沖突,領導也不支持自己的工作,情緒瞬間低落,后悔當初裸辭,有了想辭職的打算,咨詢劉哥這份工作有沒有必要再繼續堅持下去。 我勸她,還是走一步看一步,畢竟領導沒有勸退你,先堅持下去,有些東西說放棄很容易,但等過了這個階段再回首的時候就會發現,困難是一種財富,重要的是經歷過這么一次學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 首先呢,不要焦慮,放平心態。不要急于做出一些事情,很多會計入職,就想馬上見到成績,就像打了雞血,讓領導看到自己的成績。急匆匆地像猛張飛一樣去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,發現其他部門人員壓根不配合,工作根本無法推進。這時候就容易焦慮、自我否定。會計工作就像談戀愛,也許努力了很久,最后人財兩空。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。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首先要了解公司的框架、人員、薪資結構等等,在了解的基礎上,根據實際情況,再推進工作,這樣才會事半功倍。 比如說:材料的基礎數據,材料入庫前都會由質檢抽檢質量,由庫管查看數量,確定質量和數量無誤以后,由庫管錄入數量,由采購錄入價格。當接到生成任務時,再根據生產領料單將材料分配到各個成本核算對象上。 很多會計看了成本核算的視頻和課程之后,說這也不難啊,無非就是根據生產領料單將材料分配到各個成本核算對象上。只要分清楚成本核算的對象就行。結果到了企業以后發現,BOM和實際領料和工藝對不上或者就沒有、庫管是兼職的、采購是老板的小舅子、生產部領用材料是隨用隨取,工單都沒有。這時候就發現,自己學到成本核算知識完全無用武之地。 因此,新入職一家,如果有這些數據支撐,固然很好,但是沒有的話,就需要梳理流程,制定標準,搭建成本體系的框架和結構。做這個的基礎首先是要熟悉產品的BOM表,在了解BOM表的基礎上,先去庫房了解入庫、領料、退庫、廢品的處理等流程,分清楚主材、輔材、勞保、低值易耗品的種類。接著再去車間實地觀察和熟悉各個工序,以及人員的工時安排。 有人會有疑問,這些東西需要實地去觀察嗎?看一下企業的BOM表和工藝流程圖就可以了。 理論上確實可以,但是每個企業的情況都不同,很多企業的BOM就不準確,只根據BOM表去做成本難免和實際脫節,實地觀察的目的不僅僅是要了解BOM、流程和工藝,同時也是熟悉公司環境的一個過程,了解相關流程和人員,在了解的基礎上開展工作。 她又問,ERP數據很混亂,怎么辦?基礎的數據都是錯的,憑證都無法生成,怎么進行工作? 這就是為什么要去實地觀察,在梳理流程以前首先判斷企業短期內是否適合采用ERP,崗位和人員培訓是否短期內解決,如果比較困難,就先手工搞,保證正常賬務進行的同時在慢慢梳理各種流程。 我看了許多中小企業的ERP數據,都存在各種問題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企業之所以需要招聘有經驗的成本會計,就是ERP數據運行了許久,流程和數據出現了各種問題而無法使用,這種情況,最少也需要3個多月去梳理,甚至更長的時間。對工作而言,不要焦慮到影響生活和健康,這樣得不償失。放平心態,不要著急,理清思路,取得企業管理者的支持,很多會計的問題其實是管理上的問題,單打獨斗很難開展工作,要有大局觀的思維模式。在這個基礎上,梳理流程和監控各個模塊的單據流轉,先把框架搭建起來,然后再梳理細節。在經歷過艱難的幾個月之后,自己就會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,對于個人來說這是別人搶不走的財富。 點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聯系電話:4001861886 該文章在 2024/5/20 12:10:23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